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4187-2017 城镇供热用单位和符号.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供热领域中常用的单位和符号。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供热行业工程建设、产品制造、文献出版所使用的单位和符号。

2 常用单位和符号

常用单位和符号应按表1的规定执行。

1 常用单位和符号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1

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单位时间内热用户(或用热设备)的

需热量(或耗热量)

1.1

设计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给定设计条件下的热负荷

1.2

最大热负荷

Qmx

兆瓦[特]

MW

实际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热负荷的最

大值

1.3

实时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供热系统不同时间实际发生的热

负荷

1.4

基本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由基本热源供给的最大热负荷

1.5

尖峰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基本热源供热能力不能满足时,由尖 峰热源提供的,实时热负荷与基本热

负荷差额

1.6

平均热负荷

Qe

兆瓦[特]

MW

对应室外采暖平均温度下的热负荷

1.7

供暖热负荷

Qn

兆瓦[特]

MW

维持供暖房间在要求温度下的热

负荷

1.8

通风热负荷

.

兆瓦[特]

MW

加热从通风系统进入室内的空气的

热负荷

1.9

空调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与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气象参数对应

的热负荷

1.10

生活热水热负荷

Q

兆瓦[特]

MW

制备生活热水需要的热负荷

1.11

生产工艺热负荷

Qm

兆瓦[特]

MW

生产工艺过程中,用热设备需要的热

负荷

2

面积热指标

9

瓦[特]每平方米

W/m²

单位建筑面积的设计热负荷

2.1

供暖热指标

9h

瓦[特]每平方米

W/m²

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2.2

通风热指标

9v

瓦[特]每立方米

W/m³

单位建筑物外围体积在单位室内外

设计温差下的通风设计热负荷

GB/T 34187—2017

1 ( 续 )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2.3

空调热指标

9a

瓦[特]每平方米

W/m²

与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气象参数对应

的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

2.4

生活热水供应热指标

9w

瓦[特]每平方米

W/m²

单位建筑面积的生活热水供应平均

热负荷

3

供暖体积热指标

9vol

瓦[特]每立方米

W/m³

单位建筑物外围体积在单位室内外

设计温差下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4

综合供暖热指标

Qave

瓦[特]每平方米

W/m²

按不同建筑物的热指标,按面积加权

平均后的数值

5

年耗热量

Q*

吉焦[耳]每年

GJ/a

热用户或者供热系统一年内的总耗

热量

5.1

供暖年耗热量

Qh

吉焦[耳]每年

GJ/a

采暖热用户在一个供暖期内的总耗

热量

5.2

通风年耗热量

Q:

吉焦[耳]每年

GJ/a

通风热用户在一个供暖期内的总耗

热量

5.3

空调年耗热量

Q:

吉焦[耳]每年

GJ/a

空调热用户在一年内的总耗热量

5.4

热水供应年耗热量

Q

吉焦[耳]每年

GJ/a

热水供应热用户在 一年内的总耗

热量

6

供热量

Q、

吉焦[耳]

GJ

热源在一定时间内输出的热量之和

7

最大热负荷利用[小]时数

n

[小]时

h

在一定时间(供暖期或年)内总耗热

量按设计热负荷折算的工作小时数

8

平均热负荷系数

E

1

供热区域平均热负荷占设计热负荷

的 份 额 ,

9

热化系数

a

1

热电联产的额定供热能力占供热区

域设计热负荷的份额

10

供热半径

m

热源至最远热用户的管道沿程长度

11

供热面积

A

平方米

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12

集中供热普及率

ψ

百分率

%

特定范围内,集中供热的供热面积与

总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百分比

注1:表中部分计量单位为使用方便及习惯使用,采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使用过程中可通过SI单位的倍数单

位适当选择,使数值处于实用范围内。

注2:无量纲的量计量单位名称采用数字一,符号采用1。

注3:单位的最大值可用下标max、最小值可用下标min表示,表中不再单独列出。

注4: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去

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

GB/T 34187—2017

3 热源用单位和符号

热源用单位和符号应按表2的规定执行。

2 热源用单位和符号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1

额定热功率

Q。

兆瓦[特]

MW

热水锅炉在额定参数(压力、温度)、 额定流量、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热效

率时单位时间的连续产热量

2

额定出水压力

P。

兆帕[斯卡]

MPa

保证热水锅炉正常工作的最高压力

3

额定出口温度

t,

摄氏度

热水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设计出口

处温度

4

额定进口温度

.

摄氏度

热水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设计进口

处温度

5

额定蒸发量

D

吨每[小]时

t/h

蒸汽锅炉在额定参数(如蒸汽压力、 蒸汽温度)、额定给水温度、使用设计 燃料并保证热效率时单位时间的连

续蒸发量

6

额定出口蒸汽压力

P

兆帕[斯卡]

MPa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负荷 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所必须保证的

锅炉出口的蒸汽压力

7

额定出口蒸汽温度

t

摄氏度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负荷 范围内、在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下,长 期连续运行所能保证的锅炉出口的

蒸汽温度

8

锅炉热效率

η

百分率

%

单位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所

消耗燃料输入低位热量的百分比

9

固体(或液体)燃料耗量

B

千克每[小]时

kg/h

热源运行时,单位时间内固体、液体

燃料消耗量

10

气体燃料耗量

.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热源运行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燃料消

耗量

11

耗电量

.

千瓦[特][小]时

kW ·h

热源运行时,电能消耗量

12

耗水量

B、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热源运行时,单位时间内水的消耗量

注1:表中部分计量单位为使用方便及习惯使用,采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使用过程中可通过SI单位的倍数单

位适当选择,使数值处于实用范围内。

注2:单位的最大值可用下标max、最小值可用下标min表示,表中不再单独列出。

注3: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去

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

GB/T 34187—2017

4 管网用单位和符号

管网用单位和符号应按表3的规定执行。

3 管网用单位和符号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1

设计压力

Pd

兆帕[斯卡]

MPa

设计工况下供热管道或设备承受的

压力

2

工作压力

PW

兆帕[斯卡]

MPa

运行工况下供热管道或设备承受的

压 力

3

工作温度

t"

摄氏度

运行工况下供热管道或设备承受的

温度

4

设计供水温度

t

摄氏度

设计工况下所选定的供水温度

5

设计回水温度

摄氏度

设计工况下所选定的回水温度

6

实际供水温度

.

摄氏度

运行时的供水温度

7

实际回水温度

t

摄氏度

运行时的回水温度

8

管网设计流量

Gd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设计工况下用来选择供热管网各管

段管径及计算管网阻力损失的流量

9

管网实际流量

G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实际运行时供热管网各管段通过的

流量

10

一级网供水温度

tis

摄氏度

热源供给热力站的热水温度

11

一级网回水温度

tir

摄氏度

从热力站返回热源的热水温度

12

一级网水温差

△t₁

摄氏度

tis-tir

13

一级网供水压力

Pis

兆帕[斯卡]

MPa

热源出口处的热水压力

14

一级网回水压力

P

兆帕[斯卡]

MPa

热源入口处的热水压力

15

二级网热力站供水温度

t₂ s

摄氏度

热力站出口处二级网供水管水温

16

二级网热力站回水温度

lzr

摄氏度

热力站出口处二级网回水管水温

17

二级网供回水温差

At₂

摄氏度

tzs-tzx

18

二级网供水压力

兆帕[斯卡]

MPa

热力站出口处二级网供水管压力

19

二级网回水压力

兆帕[斯卡]

MPa

热力站出口处二级网回水管压力

20

热损失

△Q

瓦[特]

W

单位时间内,管道、管路附件或设备

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21

单位面积热损失

△Qa

瓦[特]/平方米

W/m²

单位时间内,以每平方米绝热外层表

示的散热损失量

22

单位长度热损失

△Q.

瓦[特]/米

W/m

单位时间内,以每米长管道表示的散

热损失量

23

温度降

l△

摄氏度

供热介质温度的降低值

GB/T 34187—2017

表3(续)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24

压力降

P

帕[斯卡]

Pa

供热介质的压力损失值

25

比摩阻

R

帕[斯卡]每米

Pa/m

供热管道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26

平均比摩阻

R

帕[斯卡]每米

Pa/m

供热管道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的

平均值

27

经济比摩阻

R…

帕[斯卡]每米

Pa/m

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根据供热系 统在规定的补偿年限内年总计算费

用最小的原则确定的平均比摩阻

28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L。

m

将管道局部阻力折算为同管径沿程

阻力的直管道长度

29

局部阻力系数

5

1

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 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用于 计算流体受局部阻力作用时的能量

损 失

30

管路阻力特性系数

S

帕[斯卡]每立方

米每[小]时二次方

Pa/

(m³/h)²

单位水流量下管路的阻力损失

31

混水系数

u

1

混水装置中局部系统的回水量与混

合前供热管网的供水流量的比值

32

水力稳定性系数

.

1

热水供热系统中热力站(或热用户) 的规定流量和工况变化后可能达到

的最大流量的比值

33

水力失调度

Cm

1

热水供热系统水力失调时,热力站 (或热用户)的规定流量与实际流量

之比值

34

补水量

Gm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为保证供热系统内必须的工作压力, 单位时间内向热水供热系统补充的

水量

35

补水率

百分率

%

热水供热系统单位时间的补水量占

系统循环流量的百分比值

36

凝结水量

G。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蒸汽供热系统热用户用热后,蒸汽冷

凝形成的凝结水的流量

37

凝结水回收率

百分率

%

凝结水回收系统回收的凝结水量与 其从蒸汽供热系统获取的蒸汽流量

之百分比

38

水溶解氧含量

0、

毫克每升

mg/L

热源给水或补水中氧气含量

39

水硬度

H。

毫摩尔每升

mmol/L

热源给水或补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 度,其中包括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

硬度

GB/T 34187—2017

3 ( 续 )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40

外护管外径

D。

毫米

mm

包括外保护厚度、保温材料厚度、壁 厚度在内的输送供热介质的管道的

外缘直径

41

工作管内径

D;

毫米

mm

输送供热介质的管道内缘直径

42

工作管外径

D。

毫米

mm

包括壁厚度在内的输送供热介质的

管道外缘直径

43

保温层外径

.

毫米

mm

包括保温材料厚度、壁厚度在内的输

送供热介质的管道的外缘直径

44

保温层厚度

δ

毫米

mm

管道保温材料(包含空气层)厚度

45

管道中心线自然环境温度

te

摄氏度

供热管道中心线深度处的自然环境

温度,用来计算管道热损失

46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t。

摄氏度

保温层最外的表面温度

47

管顶覆土深度

H

m

管道保温结构顶部至地表的距离

48

管道中心覆土深度

.

m

地表至管道中心线的距离

49

管道轴向荷载

W。

千牛[顿]

kN

沿管道轴线方向的各种合成作用力

50

管道水平荷载

.

千牛[顿]

kN

管道水平方向的荷载。包括轴向水

平荷载和侧向水平荷载

51

管道垂直荷载

W、

千牛[顿]

kN

管道承受的垂直方向的荷载。包括 管道自重和其他外荷载在垂直方向

的分力

52

管道自重

W。

千牛[顿]每米

kN/m

单位长度管道、管路附件、保温结构

和管内介质的自身重力总和

53

管道内压不平衡力

△F

千牛[顿]

kN

管道上设置异径管、补偿器、弯头、阀 门及堵板等管路附件处,由于横截面 面积或流向发生变化,这些部件上承

受的介质压力引起的作用力

54

补偿器反力

FR

千牛[顿]

kN

由于弯管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自 然补偿管段等的弹性力或由于套筒 补偿器摩擦力等对管道产生的作

用 力

55

单位长度摩擦力

Ft

千牛[顿]每米

kN/m

保温管的外护管与管外土体(或滑动 支架)之间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的摩

擦 力

56

固定支座(架)轴向推力

Fx

牛[顿]

kN

沿管道轴线方向施加给固定支座

(架)的作用力

57

固定支座(架)侧向推力

F,

牛[顿]

kN

水平面上垂直于管道轴线方向施加

给固定支座(架)的作用力

GB/T 34187—2017

表3(续)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58

固定支座(架)水平推力

Fh

牛[顿]

kN

沿水平方向施加给固定支座(架)的

作用力。包括轴向力和侧向力

59

作用力抵消系数

K。

1

固定支座两侧管段方向相反的作用 力合成时,荷载较小方向作用力所乘

的小于或等于1的系数

60

计算安装温度

ti

摄氏度

计算所采用的供热管道安装时当地

温度

61

工作循环最高计算温度

to.max

摄氏度

计算二次应力和管道热伸长量时所

利用的管道循环计算最低温度

62

工作循环最低计算温度

to.min

摄氏度

计算二次应力和管道热伸长量时所

利用的最低计算温度

63

管道挠度

Y、

毫米

mm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管道轴线上某点 由挠曲引起的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线

位移

64

固定支座间距

Li

m

两相邻固定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65

活动支座间距

Lm

m

两相邻活动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66

过渡段长度

L,

m

直埋管道升温时,受摩擦力作用形成

的由锚固点至活动端的管段长度

67

弯头变形段长度

L。

m

温度变化时,弯头两臂产生侧向位移

的管段长度

68

管壁横截面积

A

平方米

供热管道的管壁横截面积

69

工作管计算壁厚

8.

毫米

mm

管道在设计压力、温度下,理论计算

的最小壁厚

70

土壤压缩反力系数

C。

牛[顿]每三次方米

N/m³

由于管段横向位移,使土壤随横向压

缩变形,土对管道产生压缩反作用力

71

活动端对管道伸缩阻力

F

牛[顿]

N

直埋管道受热时,管道上补偿器和弯 管等能补偿热位移的部位对管道伸

缩的阻力

72

预热管段长度

Lp

m

预热管段长度,用于计算预热管段热

伸长量

73

转角管段计算臂长

La、La

m

水平转角管段的计算臂长

74

转角管段平均计算臂长

Lcm

m

水平转角管段的平均计算臂长,即

75

竖向转角管段变形段长度

Ld

m

竖向转角管段在臂长为过渡段长度

时的变形段长度

GB/T 34187—2017

3 (续)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76

管段热伸长量

△L

毫米

mm

直埋管道由于温度上升变化引起的

热膨胀量

77

锚固段轴向力

F,,x

千牛[顿]

kN

直埋管道在工作循环最高温度下,锚

固段内的轴向力

78

计算截面最大轴向力

Fs.max

千牛[顿]

kN

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下,考虑活动 端对管道伸缩阻力后,计算截面距活 动端距离与管道最大单长摩擦力相

对应的轴向力

79

计算截面最小轴向力

Fsmim

千牛[顿]

kN

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下,考虑活动 端对管道伸缩阻力后,计算截面距活 动端距离与管道最小单长摩擦力相

对应的轴向力

80

弯头曲率半径

R。

m

管道中心到弯头圆心的距离

81

固定支座承受推力减小值

F'

千牛[顿]

kN

当固定支座受力产生微量位移时,固

定支座承受的推力减小值

82

工作管径向最大变形量

△X

毫米

mm

工作管受到较大静土压和机动车动

土压时,管道出现的最大径向形变量

83

转角管段折角

弧度

rad

转角管段的折角角度

84

屈服温差

△T,

摄氏度

直埋供热管道在满足安定性条件下 进入塑性屈服时的温度与计算安装

温度的差值

注1:表中部分计量单位为使用方便及习惯使用,采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使用过程中可通过SI单位的倍数单

位适当选择,使数值处于实用范围内。

注2:单位的最大值可用下标max、最小值可用下标min表示,表中不再单独列出。

注3: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去

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

注4:无量纲的量计量单位名称采用数字一,符号采用1。

5 主要设备用单位和符号

主要设备用单位和符号应按表4的规定执行。

4 主要设备用单位和符号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1

换热器传热系数

K

瓦[特]每平方米

摄氏度

W/

(m² · ℃)

换热器冷、热流体之间单位温差作用

下,单位面积通过的热流量

GB/T 34187—2017

4 ( 续 )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说明

名称

符号

2

换热器换热面积

A

平方米

换热器中实际参与热交换的面积

3

换热器污垢修正系数

β

1

换热表面污垢影响的传热系数与相 同条件下清洁换热表面的传热系数

之比值

4

泵流量

G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单位时间内,水泵输送液体的体积

5

泵扬程

H

m

用被送流体柱高度表示的单位体积

液体通过水泵后获得的机械能

6

风机风量

立方米每[小]时

m³/h

单位时间内,风机输送气体的体积

7

风机风压

P

帕[斯卡]

Pa

用被送气体压头表示的单位质量气

体通过风机后获得的机械能

8

泵(或风机)功率

N

千瓦[特]

kW

单位时间内,水泵(或风机)输送一定

流量、扬程(风压)的流体所需的功

9

泵(或风机)转数

n

转每分

r/min

泵(或风机)轴每分钟的旋转次数

10

补偿器疲劳次数

X

1

补偿器产生裂纹或断裂的应力循环

次数

11

补偿器补偿量

X。

毫米

mm

补偿器所能承担的最大补偿量

12

补偿器刚度

K、

牛[顿]每毫米

N/mm

补 偿 器 在 伸 长 1 m m 所 产 生 的 弹

性力

13

阀门流量系数

K、

1

阀门在全开状态下,两端压差为 10⁵Pa,流体密度为1g/cm³时,流经

阀门的以m³/h计的流量数值

14

阀权度

S

1

阀门处于全开,通过设计流量时的压

差与处于全关时的压差之比

15

减压阀压力调节范围

[△P]

兆帕[斯卡]

MPa

指减压阀输出压力的可调范围,在此

范围内要求达到规定的精度

16

设备(阀)前压力

P

兆帕[斯卡]

MPa

除污器、疏水器、汽动泵、减压阀等设

备或阀入口压力

17

设备(阀)后压力

P

兆帕[斯卡]

MPa

除污器、疏水器、汽动泵、减压阀等设

备或阀出口压力

18

名义工况性能系数

COP

1

在标准规定名义工况下,机组以同一 单位表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除以

总输入电功率得出的比值

注1:表中部分计量单位为使用方便及习惯使用,采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使用过程中可通过SI单位的倍数单

位适当选择,使数值处于实用范围内。

注2:单位的最大值可用下标max、最小值可用下标min表示,表中不再单独列出。

注3: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去

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

注4:无量纲的量计量单位名称采用数字一,符号采用1。

GB/T 34187—2017

6 通用单位和符号

城镇供热工程通用单位和符号应按表5的规定执行。

5 通用单位和符号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名称

符号

1

[平面]角

α,β,γ,θ,φ

弧度

Rad

2.1

长度

1,L

m

2.2

宽度

b

m

2.3

高度

h

m

2.4

厚度

d,o

m

2.5

半径

r,R

m

2.6

直径

d,D

m

2.7

距离

d,r

m

3

面积

A,(S)

平方米

4

体积

V

立方米

5

时 间 ,

时间间隔,

持续时间

t

S

min

[小]时

h

日,(天)

d

a

6

速度

U

C

u,U,w

米每秒

m/s

7.1

加速度

a

米每二次方秒

m/s²

7.2

自由落体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g

8

质量

m

千克(公斤)

kg

t

9

体积质量,

[质量]密度

p

千克每立方米

kg/m³

吨每立方米

t/m³

千克每升

kg/L

10

转动惯量,(惯性矩)

J,(I)

千克二次方米

kg ·m²

11

动量

p

千克米每秒

kg ·m/s

12.1

F

牛[顿]

N

12.2

重量

W,(P,G)

GB/T 34187—2017

5 ( 续 )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名称

符号

13

力矩

M

牛[顿]米

N ·m

14.1

压力,压强

p

帕[斯卡]

Pa

14.2

正应力

σ

14.3

切应力

T

15

线应变,(相对变形)

E,e

1

16

泊松比,泊松数

μ,v

1

17

弹性模量

E

帕[斯卡]

Pa

18

截面二次矩,截面二次轴距,(惯性矩)

I,(I)

四次方米

19.1

动摩擦因数

μ,(f)

1

19.2

静摩擦因数

μ、,(f.)

20

[动力]黏度

η,(μ)

帕[斯卡]秒

Pa · s

21

运动黏度

v

二次方米每秒

m²/s

22

质量流量

9m

千克每秒

kg/s

23

体积流量

9v

立方米每秒

m³/s

24

功率

P

瓦[特]

W

25

效率

η

1

26

热力学温度

T,(θ)

开尔文

K

27

摄氏温度

t,0

摄氏度

28

热,热量

Q

焦[耳]

J

29

热流量

φ

瓦[特]

W

30

面积热流量,热流[量]密度

9,9

瓦[特]每

平方米

W/m²

31

热导率,(导热系数)

λ,(k)

瓦[特]每

米开[尔文]

W/(m ·K)

32.1

传热系数

K,(k)

瓦[特]每

平方米开[尔文]

W/(m² ·K)

32.2

表面传热系数

h. (α)

33

热阻

R

开[尔文]

每瓦[特]

K/W

34

热容

C

焦[耳]

每开[尔文]

J/K

35.1

质量热容,比热容

c

焦[耳]每

千克开[尔文]

J/(kg ·K)

35.2

质量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

Cp

35.3

质量定容热容,比定容热容

Cv

GB/T 34187—2017

5 (续)

序号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

名称

符号

36.1

能[量]

E

焦[耳]

J

36.2

H

37

质量焓,比焓

h

焦[耳]每千克

J/kg

注1:表中部分计量单位为使用方便及习惯使用,采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使用过程中可通过SI单位的倍数单

位适当选择,使数值处于实用范围内。

注2:单位的最大值可用下标max、最小值可用下标min表示,表中不再单独列出。

注3: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去

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

注4:无量纲的量计量单位名称采用数字一,符号采用1。

注5:当一个量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或符号,而未加以区别时,则它们处于同等的地位。

注6:在括号中的符号为"备用符号",供在特定情况下主符号以不同意义使用时使用。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4187-2017 城镇供热用单位和符号.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AHEPI 0001—2023 痕量气体排放天空地一体化超光谱遥感溯源技术指南.pdf